技校网

客服
淮安技校网 > 淮安技校招生 > 淮安职业学校招生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

来源: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日期:2021-08-11 10:52  551人关注

学生与其纠结要不要报考中专学校倒不如先选择学习一段时间,任何学校的学习都不是容易的,短期内的学习总体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进行仔细的学习,学习的直接导向就是为了工作,所以能力越强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多。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生专业

五年制高职专业: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驯导、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年制中专专业:畜禽生产技术、园林绿化、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机电技术应用。

专科专业: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类别 专业 招生计划 升学途径




畜牧兽医 135 1、专转本:高职第五年下学期报名参加专转本考试,考试科目:英语(全省统考)、两门专业课(报考院校组织),录取后在本科院校就读,毕业发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
2、专接本:高职第五年上学期参加扬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的专接本入学考试,合格者可直接就读本科,毕业发放相应大学的毕业证书。
3、函投本科:高职毕业后,参加我校举办的南京农业大学函投本科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函投本科文凭。
宠物养护与驯导 80
园艺技术 30
园林技术 80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 45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35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 45
计算机应用技术 80
物联网应用技术 80
软件技术 3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5
大数据与会计 45
机电一体化技术 40
电气自动化技术 40




畜禽生产技术 30 1、中高职衔接:中专毕业生通过注册入学选择三年制高职院校就读,毕业后发相应学院的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
2、函投大专:中职毕业后,参加学校举办的南京农业大学函投大专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丽授大专文凭。
园林绿化 30
会计事务 15
计算机应用 15
汽车运用与维修 30
汽车美容与装潢 30
机电技术应用 15

会计事务 15 毕业生通过审核可到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应专业就读,学院发放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
计算机应用 15
机电技术应用 15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报名录取方式

1、中考招生: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填报学校志愿,学校将根据市中考招生政策进行录取。

2、单独招生: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可报名,考生带两张照片、户口簿或者身份证、毕业证书,到学校招生就业处报名,参加江苏省农林院校单招考试(考点在学校,时间7月初,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时间为准),根据考试成绩及省农业农村厅单独招生政策学校负责录取为大专或中专。

3、考生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到学校缴费确认。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478亩,现有建筑面积11.9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88人,在编专任教师19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2人,高级讲师19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农艺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职教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3人,全国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1人,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2人,省市级教科研名师、骨干多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34.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09人,占专任教师55%,“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9%。2020年,在籍全日制学生4544人,其中新疆籍学生406人。

多年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强化素质育人才,树立了广泛认同的社会品牌,4次受到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农业部表彰,还先后被省教育厅、省农委、淮安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省农民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省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先进单位等。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逐步成为江苏职业教育优质品牌、“有技能、肯吃苦、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高素质人才输出基地和为农服务示范窗口。

有些学生是存在浑水摸鱼的状态,这种心态的学习是不长久的,学到的知识也是无法在工作中利用起来,学生决定了学习还是要认真对待起来,每一个人的学习机会都是有限的,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想学习就没有时间了。

展开全文 ∨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同区域学校
 
江苏职业学校招生江苏技工学校招生江苏技师学院招生江苏职业高中招生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