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客服
淮南技校网 > 淮南技校招生 > 淮南职业学校招生

2024年淮南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职学校名单汇总

日期:2024-01-24 10:02  941人关注

2024年淮南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职学校有: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安徽淮南卫生学校、寿县兴华职业高级中学、淮南市交通中等专业学校、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凤台县技工学校、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寿县振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寿县技工学校、淮南市白天鹅艺术职业中专学校等中职学校。

2023年淮南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职学校名单汇总

2024年淮南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职学校名单汇总

序号 中职学校名称 中职学校地址
1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 淮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山南新区)职教园
2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淮南市谢家集区
3 凤台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省凤台县城凤台州来路北段
4 安徽理工技师学院 安徽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
5 淮南科贸学校 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
6 安徽淮南卫生学校 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东路1号
7 寿县兴华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明珠大道
8 淮南市交通中等专业学校 淮南市国庆西路陈家岗
9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 洞山中路49号
10 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潘集区珠江路与齐云山路交叉处
11 安徽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淮南市田家庵区学院北路111号
12 凤台县技工学校 凤台县凤凰镇州来北路
13 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 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西路陈家岗
14 淮南市劳动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淮南市田家庵区学院北路111号
15 寿县振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安徽省寿县瓦埠镇东街
16 寿县技工学校 安徽省寿县城关北门外(森林公园东300米)
17 淮南市白天鹅艺术职业中专学校 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东路眼科医院东300米(原淮南联合大学东校区)

1、淮南科贸学校

淮南科贸学校简介

淮南科贸学校是经淮南市教育局批准、安徽省教育厅备案的学校。多年来,学校特聘江苏优秀的校长、采用江苏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实现“零学费”中专入学、大专毕业、高薪就业的学业链带。

为充分整合办学资源,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2018年6月淮南科贸学校成功入驻安徽省首批六所技师学院之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级技工人才培训基地--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开启淮南科贸学校发展的新征程。

淮南科贸学校办学理念

建校以来,我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体魄健强、技能娴熟、专业精良”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我校的办学目标,把培养和强化人的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和纪律观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践证明取得了喜人的社会效益。

淮南科贸学校郑重承诺

1、凡取得中专、大专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身体健康的学生,学校保证高薪就业,年收入在40000元以上。如承诺不能兑现,退还该生的全部学费或由学校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待岗费,直至该生就业上岗为止。

2、学生参加学校的成才计划,学校承诺学生在我校三年期间保证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

3、如想学历提高到大专、本科,只要按照学院的教学计划学习,确保到课率,都能拿到大专文凭。

2、安徽动力工程学校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介绍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安徽动力安徽动力工程学校系国家普通中专学校,创办于1978年,原隶属化学工业部,为淮南动力工程学校。2002年经省教育厅报省政府批准更名。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办学设施

学校座落在安徽省淮南市政治、文化中心区域泉山,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淮南市花园式学校。学校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实习实验楼、学生公寓、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地等。学校教学严谨,管理严格,社会信誉良好。被省教育厅、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省经贸委评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受淮南市委、市政府表彰获“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是省“机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苏州高新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办学合作

建校三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7000余名合格毕业生。为企业培训各类技术干部近千人。如今一部分已成为化工、电气、电子、建筑等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特别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先后与苏州工业园,芜湖开发区、合肥海尔集团、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中化三建、电力企业等加强了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确保了毕业生98%的就业率。学校已日益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6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1%以上,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符合要求。

展开全文 ∨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同区域学校
 
安徽职业学校招生安徽技工学校招生安徽技师学院招生安徽职业高中招生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