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客服
四川技校网 > 四川技校招生 > 四川职业学校招生

四川卫生学校2020招生简章

来源:四川卫生学校  日期:2019-05-05 15:31  644人关注

相信现在的同学心里已经有一个想要报读的学校了,但是对学校的专业以及学校的招生情况这些,都不是很了解。对于自己要报读的学校还是需要大家仔细了解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四川卫生学校的专业以及招生计划和其他的详细情况。

四川卫生学校招生专业

中专开设专业有护理、医学检验、妇科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医护专业;大专开设专业有高级护理、药剂、临床医学、高护、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妇科助产等医护专业。

四川卫生学校招生计划

初中起点

 

 专业名称

 学历层次

(五年制)

年龄限制   招生对象 收费标准  计划人数 
 高级护理   中+大专  14-20岁   初中生  9800/年  200
 药物制剂   中+大专  14-20岁   初中生  9800/年  100
 医学检验   中+大专  14-20岁   初中生  10800/年  40
 妇科助产   中+大专  14-20岁   初中生(限女)  10800/年  40
 口腔医学   中+大专  14-20岁   初中生  12800/年  40
 中医康复保健   中+大专  14-20岁   初中生  10800/年  40

高中起点

 

 专业名称

 学历层次

(三年制)

 年龄  招生对象  收费标准  计划人数
 高级护理  大专  16-22岁  高中生  9800/年  100
 药物制剂  大专  16-22岁  高中生  9800/年  50
 医学检验  大专  16-22岁  高中生  12800/年  40
 妇科助产  大专  16-22岁  高中生(限女)  12800/年  40
 口腔医学  大专  16-22岁  高中生  12800/年  40
 中医康复保健  大专  16-22岁  高中生  12800/年  40

四川卫生学校助学政策

根据国家政策和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我校在校生享受以下待遇:

1、国家奖学金,奖励金额每生8000元/学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金额每生5000元/学年。

3、国家助学金,助学金额每生平均3000元/学年。

4、国家助学贷款,在校全日制大专生均可在户籍地申请生源地国家贴息助学贷款,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

5、学校设立勤工助学专项基金,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四川卫生学校招生代码

招生代码:66032 1.五年制高职大专: 按照国家2016年招生相关政策,拟招收应届初中毕业,参加中考,第一志愿填报我院五年制高职大专者(正确填写我院招生代码51046),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录取。 2.三年制或四年制普通中专: 今年我院将招收少量普通中专专业学生,报考我院的普通中专的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按学院规定时间(以学院网站公布时间为准)到学院面试,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四川卫生学校地址

地址:四川·成都·天府新区

联系方式:028-67503860,18908196750

联系老师:刘老师,杨老师,吴老师

四川卫生学校简介

学校是1958年10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卫生部批准,在原中国医学科学院简阳分院基础上设立的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首批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之一。学校始终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技术人才放在首位。学校开办学层次有中专,3+2大专。中专开设专业有护理、医学检验、妇科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医护专业;大专开设专业有高级护理、药剂、临床医学、高护、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妇科助产等医护专业。

学校学校占地600亩,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书香弥漫;教学设备完善,拥有有多媒体教室50个,语音室6个,计算机室8个,体育馆1个,形体训练室2个,图书医学藏书21万册;与四川妇幼医院、四川骨科医院等80余家二甲以上的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师400余人,其中有2个教授,四5副教授,13个博士,42研究生;其中13人被教育厅确定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治学严谨,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强调信息化,加强对外交流,切实解决学生实习与就业问题。

小编总结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四川卫生学校的专业以及学校招生计划的信息以及其他的内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展开全文 ∨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同区域学校
 
四川职业学校招生四川技工学校招生四川技师学院招生四川职业高中招生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